20091118

騎車救地球 Cycling for nothing?


哈哈哈!大概很多人看到就要大笑!沒錯,你是對的,個人騎車的確無法解救地球!

這篇《洗澡洗再快也不夠:為甚麼個人改變不等於政治改變》,寫得當頭棒喝!
原文:Taking Shorter Showers Doesn't Cut It: Why Personal Change Does Not Equal Political Change

這篇文章有很多驚聳的數據和論點(我無法判定可靠性),節錄部份:

《不願面對的真相》這部電影提高了全球暖化的意識,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,電影呈現出的所有解決方法都和個人消費習慣有關──換燈泡、充飽輪胎、比平常少開一半的車等,這些都無法移轉企業掌控之權力,亦無法停止正在摧毀地球的成長經濟?即使美國每個人都做到電影的所有建議事項,美國的碳排放量只會下降22%,而科學界的共識,是全球碳排放量必須下降75%才行。

過去15年來,每年的情況都一樣:像是住宅、私人車輛等的個人消耗,永遠不會超過大約總消耗的四分之一,最主要的消耗來自商業、工業、企業、農企業和政府(他忘了提軍事)。所以,即使我們全部的人都騎腳踏車和使用木製火爐,對能源使用、全球暖化和大氣污染的影響,仍然微不足道。

假設你是執著於簡單生活的行動者,把廢棄物的製造降到零,你回收所有的東西,帶購物袋上街,自己修烤土司機,你腳指頭已經露到舊網球鞋外面了,不過這樣做還不夠。由於都市廢棄物不只包含了住家廢棄物,也包含了政府辦公室和企業的廢棄物 ,於是你走進那些辦公室,手裡拿著廢棄物減量宣導小冊子,說服他們減少廢棄物,他們減少的量甚至足以抵銷你自己的部份。呃,我有個壞消息,美國的都市廢棄物只佔了總廢棄物的3%而已。

難怪教環保的老師,第一課開宗明義就說:「及時行樂!」。那,就不騎車通勤了、管他拔不拔插頭,反正也沒用了!是不是這樣?所以你說「騎車就騎車,不要扣著節能減碳的大帽子」是真知灼見、「爽就好」簡直天啟、勸敗唯物是口隘的...

是不是這樣?

除非...。作者是行動派,他要說的其實是後面的一小段。悲觀如我,也還相信有一點點的希望...

好消息是我們還有其他的選項。我們可以依循我先前提過的那些度過艱難時刻的勇敢行動者的例子,他們撐過了德國納粹、俄國沙皇、南北戰爭前的美國,他們不只表露出道德上的純潔,還主動反抗了身邊的不公平情況。那些人記得,行動者的角色並不是盡可能秉持自身的操守,以便在操縱專制的權力制度裡過日子,而是迎頭面對這些制度,把這些制度擊垮,這些例子都可以供我們遵循。

每次上路騎車,不為可省下一點點的碳足跡,那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你相信著什麼,而實踐就是力量展現,可能就會是最後的那一點臨界量,然後點燃改變的核炸彈。

實際一點,騎車上路,自己獲得的更多,反正閒著也是閒著...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