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1226

Noway Anyway—單車風華五羊城

搞清楚「羊城炒飯」就是廣式炒飯也沒太久,帶著我的Fixie就衝進中國第三大城,在商業大樓底下一邊張望一邊組車。等等,上路前我需要一杯咖啡,來醞釀一下五羊城—廣州的騎行心態!

廣州塞塞樂
2013某國際旅遊雜誌選出世界20大不友善的城市,廣州名列第11名,而深圳是第14名。雖說連中兩元,看起來不大風光,但是前10名中,美國城市就佔了一半,應該才是最不友善的國家。而遊客對廣州的意見不外乎:忙碌、擁擠的商務城市。
台商朋友也證實這些評論,他們很少開車進廣州,塞車是一定的,而且也怕迷路。我用攜車袋從番禹搭地鐵進市區,上班時間果然擠爆。我的攜車袋佔用兩三個站位,剛擠上來的上班族爆口指責其他乘客為何不內移,旁邊的也不甘示弱回嘴:「你沒看到這邊有袋子?要怎麼動?」

沒有機車的示範城市
這個插曲,沒讓我退縮,頂多換個時段就好。就因單車是個神奇的工具,別人水深火熱的交通狀況,可能就是單車遊俠的嗨翻水泥叢林。我束裝整包,從咖啡廳起行,有上戰場的準備...。但是,套句廣州另類樂團「五条人」的歌詞:『代誌往往就不是你想的那樣!』
不是不知道廣州禁行摩托車,但以中國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」的常民生活態度,會不會只是做做樣子?而實況是:街道還真的沒有機車,除了殘障人士或特許之外。大部份的道路靠右側都畫有單車道,路上騎車的人也不少,上路是一下子就上手。街道上沒有機車,不是變得比較空曠,也是一樣塞車。但騎單車的人變多,能見度變高,汽車駕駛習慣有單車在路上,這就會更安全。而且,路上幾乎都畫有自行車道,就是我們台灣常見的「機慢車道」的位置。
廣州,說真的,把台灣所有大城市都比下去了,就禁摩造就單車友善這件事。

尋找沙面
我由珠江新城商業區往西,朝向舊城區,往南切到珠江岸是個不易迷路的走法。中間隔個珠江賓館和東山湖公園過不去,順勢流轉寺右新馬路、保安前街、廟前直街等,是一段愉悅的單車穿道,車子不多,小店不少。
我的第一站是尋訪一個存於鴉片戰爭前後、類似淡水的租界地—沙面(19世紀的沙面老照片)。沙面原是珠江上的小沙洲,鴉片戰爭前後英、法把這個沙洲填為租借地,蓋了洋房。從1861年之後,成為廣州最優質居住空間,現在則是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區。
這是個騎腳踏車或步行都適宜的區域,面積比想像中小,古蹟成群、老樹成蔭。有高檔飯店、餐廳、國際連鎖咖啡廳、紀念品店,還有一些清朝被迫門戶洞開時期的博物館...。但奇怪的,就是少了些久留的因子。有一些從清朝、民初到現代文化衝擊的題材雕塑,倒是有趣。

流連荔灣
從沙面跨橋往北,這一區就是民初商賈聚居的「西關」,有不少傳統嶺南或中西合璧的宅第,稱「西關大屋」。這些老宅第又以荔灣湖為幅軸中樞,多寶路、寶華路、龍津西路、逢源路、十三浦路等一帶,當然就是單車逛遊天堂。
狀況好的「西關大屋」已不多見,常民市集充斥其間,人潮雜沓倒是。遊逛此區,開車太壅塞,騎車剛好,遇到看起來好吃的,也即可下馬。最後一定會匯回荔灣湖,有點像台中公園或台南公園,中間有湖泊的城市綠洲,住民的休閒中心,也是觀光熱點。
有次在香港機場吃到「荔灣艇仔粥」,因為料有魷魚,就以為「艇仔」是魷魚的別稱。其實早期廣州都有用小艇沿河/湖邊叫賣,所以才稱「艇仔粥」。如果沒有行遍千里,至少要問一下谷歌大神,才不會鬧笑話。荔灣湖畔目前還真的看得到觀光化的艇仔粥喲!

一間教堂四間廟
從荔灣轉回向東,順著一德路可以到1888年落成的石室教堂,據說是世界現存四間石構哥德式教堂之一,有「遠東巴黎聖母院」之號。從內外觀來,的確醇厚,恍如置身歐洲。從玉子巷、六榕巷、光孝路等往北,可以到六榕寺、光孝寺,兩間廣州佛教古廟。除了寶塔之外,和台灣佛教寺廟也不會差太多。
陳家祠堂則是嶺南建築的典範,和台灣的閩南建築不大一樣,特別是黑色系塗裝,藻飾語彙也不同。堂內有許多嶺南工藝地展示,是為「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」。而我的行程中另外一「廟」呢?即是「中山紀念堂」(對應俗稱的中正廟),所在地即是民國「非常大總統」時期的「舊總統府」(原建築被陳炯明炸毀)。沒有特別想要逛廣州的民國史蹟,中山堂就作為代表,有興趣的人不要錯過園區相關展示對於中華民國的彼岸觀點。

回眸花城廣場
單日騎行廣州臨暗,從東風大道欲回商業區。和單速小朋友小飆一段,他轉入小巷之後不久,我就被義交揮旗要我騎進去人行/單車共用道。除了東風大道特別規範單車道之外,此行倒是沒有任何交警或義交對單車怎麼騎有意見。回到商業區,因想避開下班尖峰時間搭地鐵,我隨意連流,看到後現代風建築物就騎逛了過去…
這是廣州歌劇院,河對岸是海心沙的廣州亞運會場,再過去就是地標「小蠻腰」—廣州塔。等我到達軸線中心一望,才看見這個城市的願景—花城廣場。背對廣州塔,左右是廣州歌劇院與廣東博物館,以及其後(向北)的續列高樓建築...。台灣是沒這種規模的城市廣場,我們要嗎?

交通初級力學
雖然大城市狀況已經好很多,中國的上路倫理還是比較初級,要多關照的是運動力學,而非交通號誌。必須習慣路上所有的運行個體有各自的軌跡,無須期待他們會照著號誌走,只要避免碰撞航線,這樣就會有你穿行的空間!對於我這個「台力桑」(台灣單速車歐力桑)還蠻自在的。

廣州是出乎我意料的城市,非常好騎車,雜沓的城市紋理,有企圖的廣場...。還特別去了「南方周末」大樓,尋訪五条人「踏架腳車牽条豬」...。我不信廣州是亞洲最不友善的城市。我拍了一隻GoBro手持影片…



--樂活單車No.39, P112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