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1013

2015騎歐雜記EuroTrip Part 3


跨國騎行
離開荷蘭前進德國的行程,Amsterdam To Arnhem,幸運由尚品綠能的當地友人Olaf帶隊。不走大馬路,但卻沒因而增添太多里程,路線多變化、有特色、愉悅的熟客路線。 里程約100K,重裝,黃昏時來到目的地—萊茵河畔營地,不熟絕對無法這麼順利。

歐盟沒有邊界,幾次的跨國火車之旅完全沒有感覺。那騎單車呢?當年騎中南半島,穿越國界是很有趣的經驗,靠右或靠左,宗教、經濟等的差異都反映在國界上,彷彿真的有一條實際的線劃過土地。歐洲雖然已經沒有國界的概念,有些時候還是會有感,例如EuroBike歐展時期,如果從瑞士或其他國家進入德國(高速公路或港口),會有機動的移民官員來檢查,大多是想看你有沒有夾帶展覽品,以便課稅。這次從荷蘭要跨越就邊界時,因為Larry帶隊,我完全不知身在何處,還是感受到了穿越國境的奇妙氛圍,雖然很難說個具體。道路開始不自然的轉彎、緩上坡、一大段直路、沒有房子...,再看到一兩間獨棟的屋舍時,你就知道那是舊海關了。我們走的是荷蘭N336接德國8號國道,到了德國這邊,紅色鋪面的自行車道變成黑色柏油,紅色指標變成綠色指標。

萊茵河
萊茵河逆流而上的貨輪速度好像比騎單車也快不了多少,都可以跟它比賽了。荷蘭境內的騎士大多不穿勁裝車衣褲,比較日常穿著;而德國這邊就比較會穿顏色鮮艷的車衣/褲,哪怕是銀髮族,哦!這邊的人多銀髮,應該說是樂齡或退休人士。德國境內的這段萊茵河沿岸,我的印象是重工業比美麗景緻更突出,在下游邊境設立重工業,是不是有以鄰為壑的概念啊?!

從Emmerich附近過河(應該是220國道),這個重要橋樑兩側都有自行車道,保證單車騎士不受交通瓶頸的困擾。台北或新北若真的要推單車友善,應該要普設跨淡水河、基隆河瓶頸橋梁的單車專用道,這才是刀口。經過Xanten這個古城,還有一座風車,你可以分辨荷蘭風車與德國的差別嗎?

科隆以東
由北沿萊茵河進入「科隆Köln」,可以騎一段愉悅的河濱藍綠帶,倒不一定是自行車道,是混合堤防、小巷弄、產業道路等,要注意指標就是了。科隆大教堂這個地標從很遠就可以目視,慢慢地被它吸引到教堂廣場。既靠河畔,教堂旁就是火車站,非常引力集中的點。吃個德國豬腳、喝個啤酒,然後再到上游的露營區,擁擠、有露天啤酒廣場氣氛的露營區。

隔天離開科隆,搭渡輪跨過萊茵河,往東進入德國中部丘陵地,不是路線規劃及帶隊者,就跟進入迷宮差不多。幾天的丘陵山地上下織繞,經過許多記不得名字的村鎮,有些連一間對外營業的店也沒有。天氣不大理想,雨中騎上林道高點,感覺和冬雨上武嶺差不多。由於帳篷等裝備濕透,有幾個晚上是找飯店住而不是露營,兩人一間的價格從55到65歐元,也不算太貴。

有些大一點的村鎮,至少會有麵包店,這些麵包店不但兼具咖啡廳,還是交誼中心。下雨的午後,我們在Seck找到一間麵包店,不斷有老顧客上門外帶麵包或蛋糕,小小的餐桌也幾乎坐滿喝下午茶的人。我們勉強擠了進去,和顧客與老闆娘一起度過一段溫暖的下午茶時光。這種愉快的旅程片段會想要複製,但也就僅此一次天時地利人和!

撿到法蘭克福
我們商討之後決定兵分二路,Larry和楊先生繼續往東推進,我們則往南朝向人口稠密區。因路程延誤,原本決定不進的「法蘭克福Frankfurt」,沒去過的我們就撿了回來。自己走必須重新做功課,也像在探險,感受是大大不相同。我用TopPeak鎖在龍頭的手機座,還算蠻方便的。一路導航查看地圖,電力在過午就會用盡,從PowerT2充電的行動電源就可以補充。當所有裝備都已理出一套使用邏輯,蝸牛要去天涯海角也可以。

法蘭克福新舊並列,羅馬人廣場的彩色巴發利亞建築,以及有國際口味的眾多餐廳、精品街;還有跨緬因河的人行步橋上,總是有人要掛愛情之鎖(第一次看見愛情之鎖是在首爾塔,還以為是韓國原創,我真是孤陋寡聞,到底哪裡才是正宗的?)。我們多了點時間可以小逛一下,剛好在專門書店買了涵蓋接下來行程的單車地圖,有了紙本地圖就一切OK了,嗎?

關於迷路
從法蘭克福往南,打算經「曼海姆Mannheim」、「布魯薩爾Bruchsal」到「司徒加特Stuttgart」,中間必須找地方過一夜。經法蘭克福機場出城算有趣,可以確定這個歐洲大機場可以直接騎車進出,自行車道是沿著機場旁延伸,只是有些路段可能在修路...。一開始只使用紙本地圖還OK,一進到大城市如曼海姆就迷路了,該紙本地圖比例太大,道路一密集就需要多點時間來辨識,自行車道也不知在何時消失無蹤...。

經過一些功夫,總算出城,又因我發音不準,一對老夫婦非常熱心地親自帶路,雖然直覺方向不對...。還好花了點時間拗回來,也不太離譜。臨暗到了備案的露營區,竟客滿不接了!只好到Reilingen小鎮找間餐廳,吃個飯、想一下要繼續騎還是找地方住。結果老闆給了答案,是一間當地鄉村俱樂部型態的飯店,看起來蠻高級,問一下一晚才80歐元,欣然接受。

有了這天迷路的經驗,當晚下載了涵蓋要去區域的Ulmon地圖在手機裡,隨時可以知道自己所在位置及行進方向。是不會迷途了,但就不會走錯路嗎?來說幾次印象深刻的誤判:其一,出法蘭克福時,沿著一條重要道路的自行車道往西,因為自行車道有時雙向都有,有時要切換到對向。我沒看清楚或是地圖沒載明,其中一向被快速道路匯入口阻隔,同時本道也都建構不能跨越的安全島,回頭要1公里多才可穿越,我們則是找車少時從路口違規分段穿越...。

其二,執著於自行車道系統或公路系統都有不同的意外。有時自行車道騎一騎就變不是自行車道了,德國自行車道系統經常得靠一個約15公分見方的綠色箭頭標示來指引方向,位置也不固定,若被樹枝擋住、被破壞,或是自己分心沒看到,就會錯失...。出司徒加特我為了走河邊自行車道花了一個鐘頭才找到入口;這些好意的自行車道組合,既迂迴也不是均質的,混合一般馬路、30公里速限區、土石便道、林蔭道、石板路、後巷、產業道路...,初來乍到的旅行者一定會迷失的。不趕時間就還好,隨遇而安,停下來研究一番也無妨。而公路走著走著變成高速公路(德國公路會有部分路段是像高速公路),一不注意變成汽車才通的隧道,前後矛盾的狀況也有。

我後來就比較隨意,以鄉道為主,你會發現自行車道穿來織去,高興或者漂亮就走一段。不理它,自行車道會自動出現。其實在台灣旅行,不都經常騎在公路上?人生地不熟(又是在歐洲文明區),會比較自我設限一點。

一些德國古城
雖然一直騎,不太有時間在一地停留,還是有一些印象比較深刻的古城。由北往南,「巴特瑙海姆Bad Nauheim」以鹹水溫泉著名,早有SPA療程,是個渡假勝地。難怪我們因雨一路落魄找不着旅社,一進到這個城鎮,旅社卻是一間接著一間。沿著公園藍帶還有個古蹟水車公園;「施韋青根Schwetzingen」是個以城堡和水上宮殿聞名的觀光城鎮,我們光路過就可感受到雍容華貴的渡假氛圍;布魯薩爾的巴洛克宮殿式建築也讓人過目難忘(寫這篇時查了點資料,這裡原本是法語區,難怪氣氛不大一樣)。

感受最深的是「烏姆Ulm」,位於德國南部多瑙河畔,有護城圍繞,之間的河畔自行車道很熱門。最出名的當然是有世界最高鐘樓(161.53公尺)的烏姆大教堂,我們在烏姆青年旅社的室友—一位小兒痲痹症騎著三輪斜躺車旅行的車友,他推薦我們一定要上去鐘樓。去之前完全沒有以上的資訊,當然很高、要爬好久的螺旋階梯,最厲害的是第二層以上鏤空的外牆,和爬樹差不多感覺,朝天突刺,越爬越腳軟。

終點—波登湖畔
離開烏姆古城,中間在某地露營一宿,比預定提前一天抵達波登湖(Bodensee)畔,一個月上千公里的騎行接近尾聲。隔天早上還有空到25公裡外的湖邊渡假勝地Lindau小逛,然後預訂集合地點等待Larry和楊先生,一起繼續露營。接下來參加在「誹德烈港Friedrichshafen」的歐洲車展EuroBike,世界最大的自行車展。

飛回來的前一天,搭船到對岸的Romanshorn火車站月台,把單車拆解、打包。散落一地的狀態,讓清潔人員關切了一下,說明之後就不理我們了。約一小時車程,先到蘇黎世機場寄放單車行李,再進蘇黎世住宿,讓東東多逛了一座城市,而我的感想是:瑞士的消費實在太貴了!

本次行程的亮點是,以接近長途旅行的規格,沿路騎車+露營,加了發電機的Power T2不錯用。我如果退休後真的有環球行程,就這麼搞...;至於低點,除了自行車道系統讓我不滿意比滿意多,市區路口的轉進/穿越讓人覺得挫折(順暢程度和汽車比起來,還是二等用路人)。還有人,在英國與德國遇過幾個粗魯的騎士,似乎騎得越快的越沒耐心,以口出惡言來清空前方路徑...。

.2015騎歐雜記 EuroTrip|Part 1Part 2ak臉書相簿

沒有留言: